女篮答卷:季军 深圳呈现:满分
韩旭(上)在与韩国队的比赛中表现出色。视觉中国供图
张子宇(上)在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。新华社发
当终场哨声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响起,2025FIBA女篮亚洲杯落下了帷幕。遗憾未能闯入决赛的中国女篮,在三四名的争夺中以101∶66击败韩国队,拿到了本届大赛的季军奖杯。
7月13日至20日,汇聚亚洲女篮顶尖力量的女篮亚洲杯,在深圳这座年轻而炽热的城市,点燃了篮球的熊熊火焰。这是深圳首次与女篮亚洲杯牵手,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精益求精的态度,为亚洲篮球书写了全新篇章。
深圳,则用一场近乎完美的赛事呈现,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城市的办赛实力与独特魅力,更让篮球的激情与城市的活力碰撞出消费的火花。
K1体育平台中国女篮憾失卫冕良机
作为卫冕冠军和头号夺冠热门,中国女篮无疑是本届亚洲杯最受关注的球队,从小组赛开始,女篮姑娘们的每一场比赛几乎都是座无虚席,一票难求。
面对万千宠爱与期许,女篮姑娘们众志成城,在主场观众的如潮助威声中,一路过关斩将,小组赛阶段以三战全胜的战绩直接晋级半决赛。面对印度尼西亚、韩国和新西兰,中国队均大比分获胜,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。
然而,半决赛中中国女篮遗憾地以81∶90不敌日本女篮,无缘决赛。此役暴露出诸多问题,外线防守漏洞百出,让日本队投出了47%的三分命中率,而中国队自身三分线外却火力不足,23投仅6中。同时,进攻端战术执行不够流畅,面对日本队“小快灵”的打法,韩旭和张子宇的“双塔”组合在防守外线时显得力不从心。
不过,中国女篮迅速调整心态,在季军争夺战中对阵老对手韩国女篮,凭借强大的内线优势,最终轻松击败对手。
中外球迷点赞深圳
过去8天,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内,篮球撞击地板的砰砰声与观众的呐喊声交织成沸腾的交响乐。女篮亚洲杯的举办,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。
一位黎巴嫩球迷带着女儿特地从澳大利亚来到深圳看球,“我女儿是黎巴嫩女篮的超级粉丝,为了看这场球,提前三个月就订好了机票。”看完比赛,她们去东门老街逛吃,晚上又去看了场城市灯光秀。
日本队的每一场比赛,场边总有12个熟悉的身影。他们举着加油横幅,呐喊声从开场持续到终场。团长田中麻衣子是个爱笑的姑娘,说起深圳,眼睛发亮:“深圳有很多美食,深圳人也非常热心,大家都很善良。虽然室外天气炎热,但在场馆内可以很舒适地观看比赛。”
杭州姑娘阿兜特意穿上WCBA广东东莞新彤盛女篮的热身服,为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加油助威。赛场外,阿兜的脚步停不下来:深圳湾公园的傍晚,她踩着夕阳在海风里散步;寻味之旅亦精彩,烧鸭的油润、双皮奶的嫩滑、肠粉的鲜香……她用脚步丈量、用味蕾体验,沉浸式感受着深圳的独特韵律。
深圳市体育中心南广场西侧的下沉广场,化身为“篮球主题乐园”,成了球迷的“快乐星球”,球迷可在此参与互动游戏,打卡汇聚多国风味的“篮球美食嘉年华”。各种美食混在一起,成了独特的“亚洲味道”。
拿着球票去八卦岭美食街享受优惠折扣吃饭,成了球迷们的默契。用餐高峰期,餐馆的店员们忙得脚不沾地。
赞助商TCL的女篮助威大巴成了流动的风景线。三条路线串起了深圳的“网红地标”——从市民中心广场,到后海的写字楼森林;从南头古城的青石板路,到欢乐海岸的喷泉广场,还有深圳大学、世界之窗、大剧院等深圳知名旅游目的地,覆盖城市核心枢纽与繁华商圈,不仅为球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接驳服务,更将球迷的观赛热情无缝导流至城市消费场景。
这场女篮亚洲杯,像一根魔法棒,把深圳的体育、文化、旅游拧成了一股绳,点燃了消费热情与文旅热潮。赛事热度像电流一样,顺着城市的脉络传到每个角落,让整个鹏城都沉浸在篮球与城市碰撞的奇妙化学反应中。
世界各地的球迷带着对篮球的热爱来到这里,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赛事的记忆,还有深圳的味道、风景和热情。而这座城市,也在这场赛事中收获了更多活力与可能。正如一位球迷所说——“深圳和篮球一样,充满惊喜。”
晶报记者 邹振民/文 新华社图
发表评论